很多女生体验过月经前的乳房胀痛
虽然有点难受
但是基本可以放心因为是正常现象
但是如果不分时间地疼痛
是怎么了呢?
刘女士今年32岁,宝宝3岁,已经断奶两年,之前持续一年的哺乳期都顺顺利利的。
但是前段时间某天洗澡时,刘女士无意间摸到乳房上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硬块。一开始并没太在意,但后来乳房慢慢开始红肿疼痛,连内衣都穿不了。
其实通常在月经前10天左右,刘女士也会有乳房硬块和胀痛,但没那么疼,而且月经结束后硬块和疼痛一般都会消失,这次月经结束后肿块非但没有消失,而且疼痛更加厉害了。
刘女士有点不知所措, 赶紧去医院,做了检查后,医生告诉她得的是非哺乳期乳腺炎。由于起病已经10来天,肿块已经化脓,需要手术排脓,并且每天需要持续引流换药长达1个多月后再做手术缝合,后续对乳房的外形也会有所影响。
很多人会疑惑,乳腺炎不是喂奶的妈妈才会得的吗?
乳腺炎是女性常见的疾病,大部分乳腺炎发生在哺乳期。而有一类乳腺炎症并不发生在哺乳期,被称之非哺乳期乳腺炎(non-puerperal mastitis,NPM),其发病率约占乳腺炎的24%。
这种炎症性疾病,用常规抗炎治疗方法比较难治愈,且易复发,对女性乳房的破坏作用仅次于乳腺癌。
非哺乳期乳腺炎通常分为两类
浆细胞乳腺炎
(plasma cell mastitis,PCM)
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
(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,GLM)
乳腺导管扩张症
(mammary duct ectasia,MDE)
导管周围乳腺炎
(periductal mastitis,PDM)
浆细胞乳腺炎发病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成年女性,而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通常发生在生育期女性,尤其是妊娠后5年内(有报道称男性发病率约1.3%,地中海区域及亚洲人种发病率较高)。
非哺乳期乳腺炎目前病因不明,国内外专家推断可能病因有:
由于先天性乳头内陷、乳管阻塞导致分泌物的阻滞,其化学物质引起无菌性炎症;
与肠球菌、厌氧性链球菌、布鲁氏杆菌、分枝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有关,但这些细菌是否为直接致病因素目前尚不明确;
与患者自身患有的免疫性疾病有关。
根据临床表现,非哺乳期乳腺炎可分为4种临床类型:
以乳房胀痛或乳头溢液为主要表现。疼痛与月经周期无关。乳头溢液常呈间歇性,多为单侧溢液,可发生在多个导管,溢液可以是血清样、白色或奶酪样等。
逐渐出现乳房肿块,多位于乳晕周围,扁平或结节状,可伴有乳头内陷。
在慢性病变基础上可继发急性感染形成脓肿,严重者可伴有局部红肿、灼热、触痛,但全身症状少见。
终末期脓肿破溃可形成乳腺瘘管、窦道或者溃疡,经久不愈。
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率逐年迅速上升,而大量患者没有及时找专科医生就诊,只是输点液或敷敷药缓解但未完全治愈,导致病情反复发作,耽误最佳治疗时机。